你是否擔心狗狗一直掉毛是生病的訊號?其實,狗狗掉毛是每位飼主都會遇到的正常現象。無論是哪種品種的狗狗,其掉毛現象通常只是正常的生理過程的一部分。然而,雖說狗掉毛是毛髮的自然更替過程,但有時候也可能會是狗狗的健康問題表現。毛家長唯有透過了解正常的掉毛現象和可能的異常原因,才可能有助於更安心完善地照顧家中心愛的狗毛孩。

 狗狗掉毛正常嗎?常見現象看這邊!

掉毛是狗狗的一個自然生理現象,且毛髮也會隨著季節的變化進行換毛,尤其是在春季和秋季更為明顯。而在在這些時期,狗狗會脫落舊毛生長出新的毛髮,以適應不同的氣候條件。故狗狗的毛髮類型又可分為以下2大類:

●單層毛狗狗

毛髮長度可長可短的單層狗毛孩,如:貴賓犬、吉娃娃、西施犬、臘腸犬等,這些狗狗只有一層毛髮且沒有底毛(undercoat)。由於單層毛的狗狗通常掉毛量也會較少,故對容易因此過敏的狗家長來說會比較友善。

●雙層毛狗狗 

擁有雙層毛品種的狗狗通常為長毛犬,如:哈士奇犬、牧羊犬、薩摩耶犬等,他們擁有外層強韌粗硬的衛毛(guard hair)。不但能保護皮膚不受陽光直接照射或寄生蟲叮咬,還能保持體表通風;其內層短柔軟且密集的底毛,也具有保暖的作用。雙層毛狗狗在春夏交替時,會換去底毛,狗家長會需要定期梳理,以防止毛髮打結成毛球並保持狗狗體感涼爽。

 

 狗狗掉毛異常原因有哪些?如何判斷是否正常?

想知道該如何判斷狗狗掉毛是否正常,那就要學會分辨生理性掉毛與病理性掉毛差異,便可透過觀察掉毛的模式與範圍。一般來說,正常的掉毛通常伴隨著換毛的週期,且不會出現局部脫毛至可見皮膚的狀況發生。 

但若為病理性掉毛的話,則可能呈現不規則的模式,並伴隨其他症狀,如:皮膚紅腫、皮屑、搔癢等。若掉毛集中在某一特定區域或伴隨大面積的掉毛,就建議要進一步檢查。儘管掉毛大多數時候是正常的,但在某些情況下來看可能是以下的健康問題警訊: 

寄生蟲感染

舉例來說,常見有跳蚤、壁蝨、蟎蟲等寄生後,進而導致的皮膚發炎感染:

●跳蚤及壁蝨: 會寄生在皮膚表面,且其寄生蟲大小是可被肉眼所見。

●蟎蟲類: 如疥癬或毛囊蟲體型較小,寄生在皮膚及毛囊內,是無法透過肉眼直接看到。會需要獸醫師經過皮膚搔刮採樣後,再用顯微鏡檢查才有機會看到寄生蟲。

●毛囊蟲: 其實為常在皮膚寄生蟲,健康狗狗的免疫系統能控制其生長。成犬若發現感染,通常表示有其他疾病導致免疫力下降而引發感染。毛囊蟲寄生在毛囊內,會破壞毛髮生長進而導致掉毛,或是因為搔癢問題而造成物理性的脫毛。

●疥癬蟲: 其傳染性高且會造成嚴重的搔癢症狀,造成物理性的脫毛,通常皮膚同時會出現大量皮屑及結痂狀況。

 

臺灣市面上大多數的處方體外驅蟲產品,皆可有效預防及治療以上所述之寄生蟲,建議可與獸醫師討論最合適的驅蟲選擇。若有二次性的細菌或黴菌感染,則會依照獸醫師判斷的嚴重程度診治,可能會有需要驅蟲以外的治療。 

營養不良

如果狗狗的飲食長期缺乏必要的營養素,例如:必需氨基酸、必須脂肪酸(需透過食物獲取,體內無法自行製造),或礦物質,如銅與鋅等,則可能會導致掉毛或是毛髮未有其該有的光澤及觸感。 

寵物食品廠牌玲瑯滿目選擇不易,建議挑選重視食品安全、符合AFFCO(Association of American Feed Control Officials,美國飼料品管協會),或FEDIAF(European Pet Food Industry Federation,歐洲寵物食品工業聯合會)等規範、有依據不同年齡階段分類、經過臨床試驗,並有清楚原料成分及營養分析的品牌。若仍不確定該如何分辨或選擇,建議可與獸醫師諮詢討論。 

內分泌失調

狗狗中較常見會導致毛髮異常的內分泌疾病,包含:甲狀腺機能低下與庫欣氏症。此類型掉毛特性,通常呈對稱且無搔癢症狀,除非有二次性的感染才可能會癢。另外,庫欣氏症可能同時導致食慾增加、多渴、多尿、圓滾滾的垂肚、皮膚變薄、皮膚黑色素沈澱等症狀。 而甲狀腺機能低下,則會因為新陳代謝減慢導致嗜睡、精神不濟、肥胖等症狀發生。內分泌疾病往往需要血檢、尿檢,及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才足以做確診。可幸的是,開始藥物治療後,影響狗狗掉毛不適等症狀往往能被緩解。 

急性濕疹

狗狗因為某搔癢原因,如:過敏、蚊蟲叮咬、耳朵感染等,重複抓癢後形成開放性傷口,而有疼痛、搔癢、流膿的皮病灶。此類型整個疾病過程發展得很快,病灶在幾個小時內就可能產生。獸醫師會將毛髮剃短、清洗傷口,並給予口服及局部藥物治療,通常約一週後皮膚傷口可痊癒,而毛髮則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夠恢復飄逸。 

過敏反應

環境或食物過敏,皆可能導致皮膚發炎、搔癢、皮毛狀況不佳等症狀。過敏性皮膚炎與皮膚屏障異常有關,也會因此較容易有繼發的細菌或黴菌感染,出現局部或區域性缺毛。過敏的治療必須先確定過敏原為何,之後再以減少過敏原接觸為原則,並搭配止癢藥物做搔癢控制。建議可補充優質不飽和脂肪酸(如:安適得),幫助狗狗維持皮毛良好狀態。 

 

 狗狗掉毛5大預防與處理重點告訴你!

1.定期梳理毛髮

定期梳理狗狗毛髮,是可以快速去除脫落的毛髮方法之一,亦可減少家中狗狗掉落的毛髮量。

2.正確選擇洗毛精並控制洗澡頻率

選擇適合狗狗皮膚的洗毛精,避免使皮膚過度乾燥;但若發現使用完後,出現皮膚紅或搔癢等症狀時,則應停止使用。除非正在進行疾病藥浴療程,否則也要避免過度洗澡,以免破壞皮膚的天然油脂。況且每隻狗狗掉毛狀況不同,原則上一個月洗一次澡是可接受的,建議可與獸醫師依據狗狗個別狀況討論適合的洗澡頻率。

3.定期使用體外寄生蟲產品

建議要選擇動物醫院販售的處方驅蟲產品,以確保使用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。

4.提供均衡營養的飲食

要確保狗狗的飲食中,是否含有完整均衡的營養素,以維持健康的毛髮生長。可幫狗狗適度補充不飽和脂肪酸,其中以具游離型脂肪酸的保健品(如:安適得)為佳,可幫助維持狗狗毛髮良好狀態。

5.定期健康檢查

從狗狗年輕時,就要開始安排定期健康檢查,並藉此制定出個體的正常標準值,以利後續追蹤比較。一些狗狗皮膚毛髮或身體細微變化,也能在健檢時被發現,及早調整照顧模式或開始治療。 

大多情況下,狗狗掉毛是正常的生理現象,但當掉毛超過正常範圍時,就需要給獸醫師進行檢查。毛家長應該通過定期給予體外驅蟲藥、提供優質均衡營養的飲食、使用不刺激的洗髮精等方式來全面照護愛犬,並在發現異常時及時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,才能常保狗狗的皮膚健康。想知道更多有關於毛孩問題該如何解決?那就快到毛孩23事找尋相關文章吧!


📖 延伸閱讀:
●狗狗皮膚病怎麼辦?4大常見類型與原因要知道,治療方法正確才重要!

●狗狗後腳無力怎麼辦?常見5大原因要知道,居家輕鬆照護沒煩惱! 

 

📖全文參考資料:

Sarcoptic mange (scabies)|Cornell Richard P. Riney Canine Health Center
 

 

撰文者 劉舫吟獸醫師 

英國 Vets4Pets Stockport 動物醫院 獸醫師
臺灣碩騰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獸醫師
台灣希爾思寵物營養品有限公司 諮詢獸醫師
小王子動物醫院 獸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