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撰寫者 | 沐樂動物醫院|主治醫師 師維孝醫師👩🏻⚕️
專長:一般內外科、骨科、口腔醫學、內視鏡
很多家中的老人家有關節炎問題,那家中的毛小孩是不是也會有關節炎問題呢?
答案是:對,毛小孩們也會有關節炎的問題!
有項研究統計:超過2歲的狗狗有兩成、而超過12歲的貓咪則超過九成有關節炎問題。
但很多時候,犬貓演化下來的自然界天性,會讓他們盡量隱藏身體的不適,而且許多時候的疼痛表現也不一(例如:不是每隻犬貓都會跛行),導致許多飼主都會以為只是毛小孩年紀大了,所以活動力變差了,是種自然的現象。殊不知毛寶貝們其實已經出現關節炎了!
雖然關節炎無法根治,但在經過適當的診斷及治療後,還是可以藉由改善症狀讓他們感到比較舒服,他們的心情一定也變得比較愉快喔!
1. 基本上都是因關節面上承載著經年累月的耗損而產生的結果👉🏻重複性的運動及體重一直不斷磨損關節面。
2. 創傷或生理性的病變,如:髖關節發育不全、膝蓋骨異位等👉🏻造成關節面的不穩定而出現慢性發炎,進而發展成關節炎,若持續惡化就會導致肌肉萎縮及行動力變差。
1. 起身困難
2. 有時不想上/下樓梯
3. 變得比較不愛玩、不活潑
4. 大多時間維持坐下或是趴下的姿勢
5. 開始出現在家中亂大小便的狀況
6. 有時不想跳上最愛的高台或跳高時出現障礙(貓)
7. 開始減少梳理自己的毛髮(貓)
8. 不喜歡進貓砂盆上廁所(貓)
經由檢查,通常會發現有問題的關節可伸展的範圍減少,同時可能伴隨肌肉萎縮;有時在伸展關節時可以檢查到有磨損的聲音、關節鬆弛或腫脹現象。
獸醫師也會根據病史、理學檢查或進一步影像學檢查來診斷關節炎的問題。
一旦診斷出關節炎,就需要根據發生的原因及目前關節炎的程度來進行治療。
1. 首要控制的即為『體重』:體重過重的動物,無論是患有外科或內科治療的關節炎,都容易因體重關係而影響到疾病控制,就算只是減少5-10%的體重,也會讓疼痛狀況產生很大的差異。
2. 如何以『運動』來維持強壯的肌肉:必須根據每隻動物的狀況去設計適當的運動,再慢慢增加運動的強度及長度。游泳是個不錯的選擇,藉由水的浮力,讓關節在最小壓迫下,依舊可以達到運動增加肌肉強度的目的;而高強度的運動,如:接飛盤、彈跳等,則需盡量避免 最好的運動方式是持續性且低衝擊性的,避免一整週都沒動,到週末時忽然瘋狂運動一整天,容易造成更大的傷害。
1. 讓患有關節炎的毛小孩睡在柔軟、舒適、溫暖且有良好支撐的軟墊上👉🏻 避免因寒冷或潮濕而讓關節炎惡化。
2. 在家裡需要上下樓的地方或車上增設斜坡,讓他們上下比較方便;在他們喜歡的家中位置設計路線,讓他們能夠輕易地到達。
3. 食碗及水碗可以適當增高,讓有些頸部或背部關節僵硬的動物能減少疼痛。
1. 根據發生的原因進行外科治療外(例如:膝蓋骨異位、髖關節發育不全等),不外乎就是在關節發炎疼痛時,需要內科治療介入來減輕發炎狀況,並盡快回覆其功能,以減緩肌肉的萎縮。
2. 復健治療可以減緩關節炎的發生及惡化。諸如:雷射治療、電療、針灸、超音波治療等。
3. 平時給予口服營養品(綠唇貝、Omega-3等),尤其要加強游離型脂肪酸,減緩發炎狀況。
不論您家中的犬貓幾歲,都有可能會有關節炎的發生!
在家中要多注意他們平時的生活狀況,提早發現關節炎的存在,並提早治療,可以讓您家的狗狗、貓貓有著舒適且快樂的生活喔!